查看原文
其他

又发SCI?网友:别人家的学霸,发顶刊比我发朋友圈还频繁

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

理性分析 倾听心声

 服务青少年发展


“曹原又中了1篇《Science》!”

“你听错了吧

中的是《Nature》,还是2篇。”

“不,之前是《Nature》

这次是《Science》。”



北京时间4月16日,曹原以第一作者兼通讯的身份在《Science》发文《Nematicity and competing orders in superconducting magic-angle graphene》。

曹原在中国科技大学念本科时的导师曾长淦教授表述,曹原上述在《Science》刊发的文章属于相关领域新的工作,而非对此前成果的总结。


2018年,曹原因发现石墨烯超导角度轰动国际学界,开辟了凝聚态物理研究的新领域,成为《Nature》杂志创刊149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最年轻中国学者。当年,《Nature》发布的“年度世界十大科学人物”中,曹原位居榜首。

2018年,曹原曾一天连发2篇《Nature》论文,2020年5月7日他再次一天连发2篇《Nature》论文。2021年2月1日,曹原又发《Nature》了,这是他发在这家全球顶尖学术期刊上的第5篇论文。2021年3月31日、4月7日,曹原又接连在《Nature》发表两篇文章。

网友纷纷表示:别人家的学霸,发顶刊比我发朋友圈还频繁。





这篇发表在《Science》上的论文具体讲了些啥?


据了解,在以往对于固态系统的认知中,强相互作用的电子,在基态通常表现出多重破坏的对称性。而不同序参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产生丰富的相图。

在此认知的基础上,曹原团队发现:在魔角扭曲双层石墨烯(TBG)中,识别了具有对称性破缺的缠绕相。具体而言,研究聚焦在了魔角扭曲双层石墨烯中的相图,特别关注的是超导相和正相中的各向异性。

魔角扭曲双层石墨烯器件的表征与统计

在利用纵向和横向电阻率测量之后,发现了其在低温下的各向异性平面电传输。

魔角扭曲双层石墨烯接近超导圆顶的竞争相

此外,曹原团队还揭示了平面临界场的各向异性和超导临界电流,对平面磁场的各向异性响应。虽说这两种状态的各向异性性质,在不同的可观测值中都有体现,但魔角扭曲双层石墨烯可以自发地打破正态和超导相中的晶格旋转对称性。

证明魔角扭曲双层石墨烯向列相超导性

这也就进一步说明,两种各向异性态的起源可能是不同的。

总体而言,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向列波动(nematic fluctuations)在魔角扭曲双层石墨烯的低温相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还为利用高度可调的moir´e超晶格研究量子材料中的交织相铺平了道路。




为何石墨烯也能发顶刊?

因为曹原开创了石墨烯中的一个新领域,2018年的两篇论文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

2018年,曹原等人经过实验发现,当低温下的两片石墨烯以1.1°堆叠和扭曲时,电阻会突然消失,变成了超导体。这个1.1°的特殊角度就是所谓的魔角,这种特殊的石墨烯就是魔角扭曲双层石墨烯。

也就是说,他发现了石墨烯材料的新特性:在经过叠加、旋转后,会变成超导体,不仅具有零电阻的特性,还拥有完全抗磁性。

开辟这一空白领域后,曹原的进展一下子铺陈开来,从最初发现的2层,再到3层,即魔角扭曲三层石墨烯,再到基于小角度扭曲的双层-双层石墨烯……而现在,曹原的每一项研究,都相当于是在这片空白领域迈出全新的一步。

1996年生的曹原,今年25岁。2010年,14岁的曹原从深圳耀华实验学校考入中科大少年班。


本科期间,曹原就已经在丁泽军与曾长淦教授的实验室中进行过研究、并发表相应论文。2014年,曹原荣获中科大本科生最高荣誉奖“郭沫若奖学金”。


同年,曹原前往MIT读博,并加入了Pablo Jarillo-Herrero的团队,后者是西班牙物理学家,一名研究石墨烯的超级专家。


从2018年3月以来,曹原一连发表7篇《Nature》和1篇《Science》。但显然,这并不是曹原的终点,目前,他还有三篇预印本论文在投,最近的一篇依旧是第一作者。


相信未来,曹原会在自己的领域继续发光发彩。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材料科学与工程”、“量子位”、“澎湃新闻”、抖音@湖北新闻,转载请注明来源。


往期推荐


中科院一博士论文致谢火了!网友:读完已是泪流满面……


外交部:中国永远不会允许台湾独立


喜报!我国大型低温制冷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校审 | 陈 浩

责编 | 王诗瑶

校对 | 王 倩

编辑 | 姜少猛(南京大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